主办方:中国酒店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时 间:2025-07-04 15:42:54
地 点:北京
文|趙曉璃
寫在前麵的話:
你是不是有這樣的困惑,那就是不知為何,你總是在關鍵的時刻掉鏈子?
比如,在高考這種大考之時,你因為緊張,原本能夠答出來的題最後反而答不出來,最拿手的功課往往考出來的成績很差?
你曆經千辛萬苦,總算拿下了理想的offer,但當你開始工作的時候,又總是擔心出錯,於是畏手畏腳,無法正常地展現自己?
好不容易,單位有了競聘升遷的機會,你無法渴望報名,但內心又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不敢挑戰,眼睜睜看著機會從眼前溜走?
......
風光都是別人的,而你似乎什麽都沒有。
一、
從我經手的職業谘詢案例分析,90%左右的來訪者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現象,那就是,越是關鍵的時刻,越是無法正常發揮,導致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與機會錯失交臂。
因為害怕,所以不敢放開手腳去做;因為無法全力以赴,所以總在關鍵時刻發揮失常;因為無法達成理想的結果或者狀態,所以內心更加怯懦,感覺自己什麽都做不好......
想要走出這樣的死循環,就得普及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約拿情結。
約拿是《聖經》裏一個故事的主人公,他因為害怕,從而拒絕了上帝排遣的神聖任務。
而“約拿情結”(Jonah complex)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一個心理學名詞。
簡單地說,“約拿情結”就是對成長的恐懼,它來源於心理動力學理論上的一個假設:“人不僅害怕失敗,也害怕成功。”
其代表的是一種機遇麵前自我逃避、退後畏縮的心理和情緒狀態,導致我們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發掘自己的潛力,從自我實現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阻礙自我實現的心理障礙因素。
可能有讀者會感到困惑不解——
我想成功還來不及,還會害怕成功嗎?
事實上,很多職場發展不順的來訪者,90%左右都會存在這樣的心理障礙和問題。
二、
來訪者蘇婷(化名)這些年的個人發展異常坎坷。
蘇婷上學時語文成績一直不錯,可沒想到恰恰是在高考這麽關鍵的時刻,她麵對語文試卷像是頭腦突然卡殼了一般,然後胡亂做完了試卷,成績下來之後,語文成績出現了史無前例的低分。
蘇婷就與理想中的專業和學校失之交臂,去了一所三本院校,學了一個自己無感的專業。
畢業之後的孫婷就更懵了。
在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麽且內心極度自卑的情況下,蘇婷應聘到一家公司做起了電話催收工作,沒做幾個月感覺壓力太大了,分分鍾扛不住了,就開始和家人哭訴,希望家人能動用關係,給自己找一個相對輕鬆且壓力小的工作。
蘇婷的父母使出渾身解數,為了女兒的事情跑斷了腿、四處托人打點,總算給她找了份國企的人事助理工作。
蘇婷總算從壓力大的催收工作中解脫了出來,結果新工作開始沒到半年就狀況頻出,她特別容易緊張,做張簡單的表格都錯誤百出......
蘇婷不想失去這樣一份好不容易得來的工作機會,但對於自己“關鍵時刻掉鏈子”的體質,蘇婷既害怕又惶恐,她每天戰戰兢兢,生怕自己出一絲差錯,明明是份相對輕鬆的工作,但在蘇婷看來,同樣壓力重重。
事實上,蘇婷所處的職業困境,恰恰是“約拿情結”的體現。
具有這種情結的人,潛意識裏往往是抗拒成功的,他們內心的潛台詞往往是:
爬的越高摔的越重,所以還是不要爬了吧;
能力越大責任越重,所以還是庸庸碌碌的好;
槍打出頭鳥,所以還是低調地工作,不要去展現自己......
而現實中,往往是那些自信、勇於挑戰、能用平常心看待成功和失敗的人,才能獲得更高的成就。
三、
“約拿情結”是如何產生的呢?
心理學家做出的分析如下:
1、小時候受自身能力的限製或者其他各方麵的影響,在麵對事情時產生過“我不行”、“我辦不到”的想法,為其今後的學習、工作乃至生活埋下了“隱患”或“伏筆”;
2、受周邊環境的影響,例如周邊環境無法提供當事人一種安全感或成長機會供自己成長,加上之前留下的“隱患”,使人會有一種“患得患失”的感覺,從而失去有利的時機或機會;
3、民族文化及從眾心理的影響,例如“槍打出頭鳥”的慣性思維,往往使人披上“謙虛”的外衣,甚至刻意迎合大眾心理,磨平自己的棱角,從而導致自甘平庸。
放在蘇婷的案例中,果然印證了這幾點。
1、蘇婷小時候肢體協調能力差,常常被夥伴們取笑;
2、蘇婷在上學之前,是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的;
童年的蘇婷總是感覺自己像是被父母“遺棄”了一般,加上自己在肢體活動方麵常常被人取笑,她漸漸變得憂鬱起來,並開始患得患失;
3、社會文化及從眾心理作祟;
上學的蘇婷被父母接回了身邊,父母怕蘇婷惹事,往往教育女兒說:“凡事不要出頭露麵,否則會給家裏帶來很大的麻煩”......
在這些原因的綜合作用之下,原本天資聰穎的她變得內心缺乏能量、心理承受能力弱,在麵對大考或者人生重大拐點的時候,總是會出人意料地“掉鏈子”,仿佛是在證明“自己果然是一無是處的”。
得知真相的蘇婷在谘詢中情緒一度難以自抑,忍不住大哭起來。
是啊,蘇婷的痛楚套用一句流行的話說來就是——
人生最痛苦的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
四、
這種心理放在職業發展中,無疑會給當事人帶來巨大的阻礙。
管理學上,把人的職業生涯分為7個發展時期,分別是探索期、適應期、成長期、成熟期、高原期、分化期、衰退期。
對於陷入“約拿情結”的蘇婷們而言,他們往往很難適應職場的要求和規則,不論是心態還是做事結果往往呈現出不穩定的跡象,所以很難到達“成長期”,在低階區徘徊不前。
那麽,該如何擺脫“約拿情結”的魔咒走出困境呢?
1、客觀認知自己的狀況,承認自己的“約拿情結”;
在心理學中,覺察與接納是改變的第一步。
唯有當我們認識到“約拿情結”之後,才能有意識地予以自我覺察,在後期出現類似情結的時候予以警覺和自我提醒。
2、反複追問一個問題:如果成功了將會發生什麽?
請忘掉自己的擔憂和恐懼,隻是客觀地思考可能會發生什麽——
你最終實現了個人目標,然後怎樣?還有什麽將發生改變?
例如,你漸漸適應了職場節奏並得以快速成長,慢慢能夠勝任更高階的工作,意味著什麽?又將失去什麽?
事實上,如果你真的被提拔了,它帶來的副作用如下:
1)、你周圍的同事開始議論你;
2)、有些職場新人可能會仰慕你,甚至向你請教工作方法,同時也有其他人被你吸引而來,他們希望能和你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3)、會有人開始嫉妒你,包括你過去的同學、你曾經的同事、甚至你以為關係不錯的朋友,你可能感覺被提拔這件事會帶給你一些壓力,同時你再也不能回到過去懶散的時光了......
要知道,實現目標後帶來的全是好處這件事非常罕見,我們希望獲得成功而發生改變,但與之對應的,還會有負麵後果。
但是當你開始認真思考這些負麵後果,並且漸漸說服自己接納它們,甚至學會和它們共處,你才能在潛意識裏認可成功這件事情。
3、開始嚐試小範圍展示自我,漸漸獲得內心能量;
比如,你可以從自己拿手的事情開始,也可以從你信任的小圈子裏開始。
你獲得的外在認可會給你的內心輸入源源不斷的能量和動力,你會漸漸變得有力量,才敢於在更廣的範圍表達和展示自我,才能慢慢擁有更多的機會。
行文至此,我想和你分享一段話——
說到底,大多數人麵對真實的自我都是優柔寡斷,缺乏勇氣的;
我們每個人生來都帶有自身的特定稟賦,我們每個人生來都有一個真實的、本該屬於我們的命運在召喚,我們每個人都有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裏做到卓越的潛力;
現實的確是殘酷的,但現實的殘酷不應成為我們不敢麵對真實自我、自我限製的借口:我們需要多一些決絕,少一些優柔寡斷,才能看得見自我實現時那未知的光明,才能不枉來人間一趟。
以上。
作者簡介: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谘詢師,職場作家。著有以職業谘詢案例分析為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成為職業規劃領域為數不多的谘詢實戰及個人發展實用書籍。2018年職業規劃及工作方法幹貨類新書《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被評為2018年度經管類十大好書。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AMD擬出售數據中心製造工廠,多家亞洲企業參與談判...
龍蟠科技擬使用閑置自有資金不超50億元進行現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