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受强风影响火势难控 加州进入紧急状态
人物簡介
柏輝章,號健儒,貴州遵義人,第25軍第2師,1935年5月在貴州威寧接受中央政府改編為第102師。改編後的建製為兩旅四團,共9000餘人,首任師長柏輝章。貴州講武堂第二期畢業。後跟隨周西成累升至旅長,王家烈主政貴州時任25軍第2師師長,是逼王家烈下台的高級將領之一。第2師改編為102師後,柏輝章被國民政府委任為第102師中將師長,在當時的幾個中將級師長裏,可算是資曆較深的一個。後曾任該師師長的還有貴州六枝人的陳偉光。
人生經曆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該師調往淞滬,參加了淞滬會戰,將士英勇抗擊日寇,部隊傷亡慘重。1938年5月,102師又參加了徐州會戰。戰況同樣慘烈,師長柏輝章之胞弟、師部兵站站長柏憲章因運送彈藥赴前線時在開封陣亡;304團在葦樓鐵路附近與敵發生激戰,團長陳蘊瑜陣亡。後國民政府予以表彰,柏憲章追贈上校;陳蘊瑜追贈少將。陳團長陣亡後蔣介石送挽詞“忠烈可風”、挽聯“裹革痛無屍,一夕葦樓埋碧血;報功原有典,千秋青史表丹心”。李宗仁題詞“不以履險而卻,不以臨危而避,殺身成仁,舍身取義,壯烈犧牲,足以泣鬼神動天地”。馮玉祥題詞“成功成仁”。何應欽題詞“毅魄英姿”。此後,102師又參加了南昌保衛戰、長沙會戰等。抗戰結束前,該師歸入粵軍薛嶽部,真正結束了其身為黔軍的曆史。柏輝章被任為贛南師管區司令、江西軍管區當參議、第88軍副軍長等職,未幾辭職閑居於上海。1946年通過何應欽的關係被授予國防部中將部員的虛職。1950年1月在第2綏靖區副司令官任內率部起義。1952年因鎮反喪命。
人物軼事
講到“柏天順醬園”筆者插段小故事,給讀者助興。u2018柏天順u2019是名聞遵義的醬園,遠近的老百姓要買醬油、醋,總要到柏家買,柏天順這個字號是取“天天順利”之意。柏家原在遵義城外。後來跟人打官司,輸了地無法營生,才進城佃了冉家的房子作醬油、醋生意的。醬園的生意雖好,但柏家能花大錢造如此豪華的私邸、卻是因為“醬” 門出了虎子“柏輝章”。柏輝章的父親柏傑生共生七子二女,柏輝章為次子。
1921年柏傑生為避免兒子抽壯丁,把二十歲的柏輝章送往貴陽,進入貴州講武堂騎兵科。以後、他從班長逐漸升至師長,成為貴州軍閥王家烈手下的嫡係。柏輝章個子中等、壯實、口才不錯。爬到佩兩顆星的中將肩章、當上師長。1930年他弄到一筆“外快”帶給長兄柏繼陶,言明u2018供家中造房用u2019。
人物評價
柏輝章在外多年,見識頗廣。他關照長兄、房子的設計要別出心裁。柏繼陶曾在上海讀書,見過種種式樣的洋房。這一回他又專門去上海參觀各種西式洋房。帶回各種圖紙,請人設計了中西合璧的住宅,人稱“柏公館”。柏公館建造的頗為考究,寬敞的�h廊、轉角樓梯、青磚廊柱、雕花門窗、窗上還裝飾著國民黨黨徽,天花板上的燈、都是從一隻鳥或一朵花的雕塑中伸出來。耗費三萬多塊銀元。
這時、子尹路、楊柳街、何家巷一帶是軍政機關的中樞,來往的人幾乎全是穿黃軍裝的解放軍。穿便衣的曹、徐、萬三人,請求解釋了半天,也隻允許在“醬園”的院子裏對樓觀覽一番,三人對樓的建造評頭論足,都感到它與總隊部的“羅公館”神似。
天晴了,但輝煌的夕陽已將西下,五彩�U目的晚霞在鳳凰山麓的林蔭道上淡淡地鋪上了一層美麗的輕紗。軍營裏吹著催軍人歸隊的、單調的號音,變成了傍晚山間的音樂樂章。晚鴉成群的從天際邊緩緩歸來。學生們三三兩兩地回歸各自的中隊駐地。
將軍與102師
說起柏輝章現在幾乎無人知道!但說起遵義會議會址,卻天下無人不知,遵義城琵琶橋(後改名子尹路、又改稱紅旗路)東側87號,1935年1月15日,黨中央在此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徹底扭轉了紅軍的命運,這地方就是原第102師師長柏輝章的私宅。
柏輝章,貴州講武學校第二期畢業。早年在黔軍任職,跟隨周西成累升至旅長,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第25軍6團團長兼貴州西路清鄉司令,1929年任貴州省務川縣縣長,1932年任第25軍2師師長,1934年在滇黔境內參加圍剿紅軍。時王家烈主政貴州,為使軍隊國家化,柏輝章毅然和何知重103師一起“逼宮”,使王家烈主動讓權,結束了貴州的地方割據,為國民政府建立抗戰大後方作出了不可多得的貢獻。1935年5月在貴州威寧接受中央政府改編為第102師,柏輝章被國民政府委任為第102師少將師長。
七.七事變爆發後,柏輝章率部出黔參加淞滬會戰。1937年8月下旬,102師奉命開赴江陰布防,直屬張發奎第8集團軍。10月初改駐虹橋、七寶鎮作為預備隊機動待命。10月下旬調歸胡宗南第17軍團序列。此時17軍團下轄之第1、 第8兩軍在蘊藻浜與日軍激戰數日,傷亡慘重,光團長就陣亡兩人。102師的增援對17軍團來說簡直就是雪中送炭,軍團長胡宗南遂命令該師所屬的607、612兩團分調於第1、第8軍 ,並要這兩個團強渡蘇州河,防守北岸最前沿陣地。師部與609團部署於軍團部附近作為預備隊。
對於這一命令,對於已勢單力薄的102師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壓力,官兵普遍認為102師被分割瓦解了。但師長柏輝章顯出了不可多得的大局觀,並且命令外調的兩個團要“服從上級指揮,如有動搖軍心者軍法從事”。他認為要維持102師的完整性隻能以實際戰績來說話,這在當時各路軍閥以軍隊作本錢,還真不可同日而語。
當柏輝章得知外調的兩個團情緒已“穩定”的匯報後,便命令參謀長杜肇華兼任步兵指揮官,率領外調的兩個團入夜後強渡蘇州河(此時蘇州河北岸已有部分地區為日軍占領),歸屬第1、第8軍序列參戰。第612團強渡蘇州河時較為順利,而第607團渡河時,卻與日軍巡邏艇遭遇,雙方發生激戰,最終以陣亡排長兩人、士兵數十的代價換取擊沉敵艇兩艘的戰績,這是淞滬戰場上陸軍與日海軍戰鬥較為激烈的一次 。當兩團強渡蘇州河後,留歸師部的609團也遭到日軍右翼的側擊。柏輝章立即命令補充團迂回插入敵後,施展包圍戰術,與日軍展開肉搏,終於擊退日軍,同時也解除了17軍團的側翼威脅。
結局
1949年國民黨大廈將傾,柏輝章回到遵義,被任為黔北綏靖區副司令,同年11月24日在第2綏靖區率部起義。為利用其在舊軍隊的關係,中共建政初期柏輝章被作為統戰對象,調入遵義地區剿匪委員會,任副主任委員。但令人感到吊詭的是:到了1952年,已歸新政的柏輝章卻因“組織u2018中國國民黨黨員反共救國會u2019”的罪名,於1952年9月14日,鎮反中被處決。
身經百戰死裏逃生,荒唐年代卻在劫難逃。筆者與柏家比鄰而居十多年,可他的後人向來卻於他的身世諱莫如深,好在家父是那個時代的過來人,也就不時還能聽到有關他的故事,所以就一直納悶,既然柏輝章被作為統戰對象,怎麽還會被鎮反呢?後來一個抗戰老兵李日升告訴我,終於解開了這個迷團。那時政府邀他參加政協,柏輝章對於宦海沉浮,早就看破紅塵,因而隻想逍遙世外。於是,婉拒、推脫辭不受命,不想惹來殺身之禍!
柏輝章先生,軍旅一生,為人耿介,天地翻覆之際,尚不知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若識時務,人生則當是另一番氣象。
逝者如斯,人固一死,不同的是生前身後名。蓋棺不易論定,無棺無蓋更難。滄海桑田,河東河西。曆史早到了要反思的時侯,如果當年舍生妄死,浴血衛國的功臣,沒有得到善終,而又得不到承認的話?那麽,國家有難,誰來上前!
莫讓英雄流血再流淚!⠀
新牆河,柏輝章師拚到不足千人
死死頂住兩萬餘日軍的攻擊
第4軍防守守衛長沙的第一道門戶--新牆河。
緊靠新牆河中段渡口南端有一個小鎮叫新牆,是一百十戶人家的小地方。它在第4軍第102師第304團防區內,位於交通要道,既是渡過新牆河必經之地,也是守衛長沙的第一道門戶。自然,這裏也是日軍南下渡河首先進攻的要點。
歐震軍長接到第九戰區長官部加強戒備的命令後,最前沿的第4軍緊急動員起來了。他把第102師擺在了新牆河正麵防線,這裏不僅是最前沿,而且防線寬,左起洞庭湖東岸,右迄公田西界。在第一次長沙會戰時,王牌第52軍第25師就是守在這裏,到處一片殘垣敗壘,斃馬遺屍隨處可見。各團清掃戰場構築工事,師長柏輝章在第一線配備三個建製團第304、305、306團,補充團作第二線預備隊,師部駐王複泰村,全線嚴陣待敵。
9月17日,新牆河北岸的日軍集中3個師團兵力附坦克、騎兵、炮兵向中國軍隊陣地發起了攻擊,重炮轟擊新牆小鎮,一時彈落如雨,小鎮被炸成了一片瓦礫。守軍的機槍掩體工事多設在小鎮兩側小山峽內。當鬼子開始渡河的時候,全部機槍“噠噠噠”開火,火力交錯而又集中,死死封鎖新牆河的渡河點,鬼子幾次進行強渡,但還是因為火力太猛烈,渡船就是到了河中央,都被打翻,鬼子沒有被打死,也掉進河水被淹死。正麵強渡顯然行不通。日軍大佐發脾氣:“狂衝狂搶有毛用啊,打仗沒技術,不動腦100年也過不了河!”
日軍轉而從第304團右翼找到了筻口進行強渡。這裏的火力沒有正麵強,鬼子硬拚著過了河,並且建立了橋頭堡。第102師師長柏輝章是一員猛將,是從班長一步步靠打仗當上師長的,他率領第102師參加過淞滬抗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敢打敢拚,第一次長沙會戰後出任第4軍副軍長兼第102師師長。第102師屬於黔軍,但是一支勁旅,敢打硬仗,也敢打血拚仗,劃歸第4軍後仍然保持原來的編製。此刻,他聽說鬼子過河了,嚴令該團團長許世俊:“一定要消除敵人的橋頭堡!”
許世俊立即組織衝鋒,親自督戰,官兵們勇猛衝殺,又將橋頭堡的日兵殲滅殆盡,並且還生俘了一個日軍軍曹(班長)。結果,被許團長親自押送到了師部。
柏師長親自帶著翻譯進行審問,他說:“你軍大大的好,有名有名的軍隊。”
“有什麽有名呢?”柏師長故意問他。
他講出一些日軍情況,反襯對方的“有名”,然後要求:“我俘虜的不殺。”
這讓柏師長等人哈哈大笑。
接著,日軍以飛機大炮掩護,修複了新牆河上被中國軍隊早先炸毀的軍用橋梁,出動了坦克。中國軍隊用重迫擊炮阻擊,又把橋梁打塌了一節,坦克沒能過河,衝在最前的一輛掉進了河水裏喂了王八。
第304團守住了陣地,但是在激戰中,第306團正麵被日軍的騎兵徒涉突破了。鬼子騎兵很凶猛,到處穿插衝擊。第306團團長陳希周好幾次告急:“師座,扛不住啦!有沒有援兵啊?”
柏輝章命令:“援兵沒有。你團原地據守各個據點,互相支撐,機動作戰,不得後退一步。”
鬼子找到了渡河的竅門後,大隊騎兵開始強渡,分成一小股一小股進行突擊,柏輝章通令各團堅守據點:“誓與陣地共存亡,無命令不得擅自撤離後退。”
同時,他下令補充團緊靠前線,構成第二道據點防線。
日軍繼續猛攻,步兵、騎兵一起上,第102師全線浴血苦戰,官兵死了一批又一批,新牆河畔的土地灑遍了烈士們的鮮血,將士效命,前仆後繼,拚命頂住敵軍的強大攻勢。
在戰鬥中,柏輝章師長不僅不退,反而將指揮所一直往前推,最後進到了潼溪街附近,緊靠著最前方。他本人也時不時地到火線進行督戰。
第306團第1營堅守畢家山陣地。這裏仍是日軍主攻的地方,日軍第13聯隊拚命地猛攻,該營傷亡慘重,難以支撐。此時,柏師長己無兵力可派去增援,情急之下,他命令師直屬工兵營:“你們前往接守陣地。”
結果,激戰幾個晝夜後,工兵營也隻剩下營長楊炯和第3連連長孫逸民以下31人,情況緊急。柏輝章沒有辦法了,請軍部派兵增援,歐震軍長沒有派兵,指示說:“相機退守潼溪街。”
次日,敵人進占畢家山,乘勢強渡潼溪河。柏輝章這才開始帶領師指揮所轉移。楊炯率31人退守到街南幾裏處的一個高地,掩護師指揮所轉移位置。日軍一排騎兵尾隨追到,柏師長命令工兵營31名殘兵:“一齊開槍射擊!”
“噠噠噠”,一陣火力打倒了鬼子衝在最前麵的兩匹馬。槍聲一響,楊營長就後悔了:開槍一暴露目標,豈不招引敵人騎兵上山搜索,敵眾我寡,全部都要犧牲了。但抬起頭一看,卻見敵騎轉向朝東北方麵逃去了。
楊炯見師長臨危不懼,從容指揮,竟然把敵人騎兵打走,心裏暗服。柏輝章看穿了楊炯的疑問,笑著對他說:“我們以火力齊發,故作疑兵,鬼子肯定認為我們有大部隊在山上埋伏,因此避戰退走,不然,他們一定會上山搜索。”
隨後,果然敵機飛來了進行轟炸,投下兩枚小型炸彈擊中了山頭,盤旋幾圈後向南飛去了。柏輝章急率指揮所人員進駐黃沙街指揮戰鬥。
這時,第102師傷亡慘重。第305團的幾個營中,第1營隻剩下100餘人據守古家村,受到日軍圍攻。連長曾德正戰死。第2營代理營長徐錦江率18個人堅守黃泥港,受日軍騎兵衝擊,全部犧牲。第3營在激戰中,營長孫國楨陣亡。
這時軍長歐震從關王橋軍部打來電話,要求第102師堅持戰鬥,全力阻滯敵人前進,一定要掩護戰區主力完成後方反擊部署。柏輝章說:“現在敵人步兵分頭攻擊我各個據點陣地,敵騎到處亂竄,我師連日激戰傷亡太大,剩下不足千人,恐怕敵人鑽縫子突進打亂戰區後方部署,我要求派一個團前來支援。”
歐軍長回答:“軍部隻控製第90師一點部隊,要作以後決戰用,抽不出兵力。薛長官有令,當前戰場成敗,責任在我軍。我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你了。”
他一不派援兵,二無其他拯危措施,一句“我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你了”,就死活不管了。柏輝章放下電話筒,麵含憤色,連稱:“孤軍作戰,孤軍作戰。”
但是,剛毅的他立即又拿起了電話,轉令自己手下的團長:“各團守住陣地,絆住敵人,不得後退一步,直至最後犧牲,在所不辭。”
他打完電話,轉身向參謀長熊欽垣說:“歐軍長不肯派兵增援,現在火線上兵不滿千人,營長以下快犧牲沒了,隻剩一些零星部隊分守各個據點,看來支持不了多久。前線一垮,後麵就難以設防。我到第305團督戰,陳副師長到第304團去,即刻出發。我們以決死效命,師部後方一切事務請你完全負責。”
熊欽垣說:“師長此去,給前線官兵莫大鼓舞,必使一以當百,一定能使戰局好轉。”
說罷,柏輝章和副師長陳偉光二人就急匆匆地上火線去了。
柏輝章持槍上陣督戰,在最前沿陣地與官兵並肩戰鬥,全師又奮戰兩日,死死頂住了當麵之敵--日軍第6師團--兩萬餘人的猛攻,終於保證戰區完成了後方反擊部署。然後,才奉命撤離火線。
歐震為什麽死死不肯支援柏輝章呢?原因就是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第102師是黔軍部隊第4軍也是地方軍(粵軍),因此舍不得自己的幾杆槍。好在柏輝章智勇雙全,終於守到了最後的時刻。
這一仗柏輝章完全可以與上次第52軍可以媲美,甚至守得比第52軍還頑強。戰後,戰區長官薛嶽、集團軍總司令楊森都發來嘉獎電報。貴州籍的參謀總長何應欽也興奮地來電慰勉。何應欽的電文是:
“該師臨戰奮勇,阻擊強敵,保衛長沙,克盡厥功,致予嘉勉。對殉戰將士深寄哀悼。”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