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城縣名人錄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王安 中國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學部
  • 涼城縣名人錄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王安(1958.8.9- )現代煤礦采礦工程專家。內蒙古涼城人。1982年畢業於山西礦業學院,2002獲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碩士學位。 先後擔任烏達礦務局總工程,中國神華神東煤炭公司總工程師、總經理,神華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總經理等職。 長期從事煤炭開發領域的技術研究和工程管理,在國家重點工程神府東勝礦區的開發建設中,堅持“係統思考,整體推進,主客觀最佳結合”的工程哲學,提出“生產規模化、技術裝備現代化、管理手段信息化、隊伍專業化”的大型現代化礦區建設思想,創新與實踐由采礦技術體係、安全管理體係和環境綜合治理體係為核心的現代采礦生產模式,為建設世界上第一個“高產、高效、高回收率、……[詳細]
段連厚 (1926~1948)   段連厚,1926年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縣曹碾滿族鄉一個農民家庭。家境貧寒,5歲時喪父,僅靠母親替人打短工維持他和兩個妹妹的生活。為減輕家庭負擔,段連厚6歲時就與人結伴給地主放羊。一次曾因為走失一隻羔羊,慘遭地主毒打,並被罰放羊半年。後因饑餓偷吃了一把羊料,也又遭毒打。回家後,母親抱著滿身傷痕的小連厚淚如雨下,默默無言。從此,在小連厚的心裏,深深地埋下了0的種子。1938年,八路軍大青山抗日支隊在支隊司令李井泉的率領下,挺進蠻漢山區,建立了蠻漢山抗日根據地。正在放羊的段連厚毅然暗中加入了兒童團,利用放羊的機會刺探敵人情報,時年12歲。1939年,段連厚參加了武工隊。稍後,參加了大青山支隊鄒風山……[詳細]
段生 抗日英烈 (1899~1941)   段生(1899―1941)歸涼縣南四區遊擊隊隊長.又名段升、三友,1899年出生於內蒙古涼城縣一個農民家庭。家境貧寒,自幼飽受磨難。七八歲就跟隨父親上山打獵,以彌補生活。長年的狩獵生活,使他練就了一手好槍法,幾乎百發百中。在當地群眾中被稱為神槍獵手。1940年,蠻漢山根據地除區遊擊隊外,為開辟平川工作,又組織起了武工隊。武工隊大多由本地人員組成,他們思想堅定,政治可靠,經驗豐富。武工隊搞宣傳,襲擊偽鄉公所,打擊偽政權,沿公路破壞敵人交通。鋸電線杆,割電線,切斷敵人的聯絡。武工隊的活動範圍越來越大,幾乎覆蓋了整個涼城縣區。1940年秋,段生與蘇珍、康德等七名同誌從水泡淮去蠻漢山,途經田家鎮(當時……[詳細]
鄭天翔 (1914~2013)   鄭天翔(1914.09.09~2013.10.10),男,曾用名鄭庭祥,內蒙古自治區(原綏遠省)涼城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政法戰線的傑出領導人,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中共第七次、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在黨的十二大、十三大上,均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在中共十二屆二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整黨工作指導委員會委員。在“12.9”抗日救亡運動中,鄭天翔與裴鴻昌、武新宇、李舞琴、梁化之(梁寒冰)等同誌組織晉綏旅京同學抗日聯合會,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20世紀90年代,鄭天翔時時關注著家鄉的發展……[詳細]
張誌山 (1918~1947)   張誌山,1918年出生於內蒙古涼城縣,家境貧寒,自小即為富戶幫工放羊,備受艱辛。盧溝橋事變後不久,日本侵略者大舉進攻華北,9月20日,寧遠城(舊涼城)淪陷。在黨的領導下,抗戰的星星之火在涼城境內全麵燃燒起來。人民群眾自發行動起來,積極投身到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鬥中,張誌山就是於1938年7月投身於抗日隊伍的。由於張誌山赤膽忠心,作戰勇猛,平匪殺敵,立下戰功,1941年被提升為豐涼縣三區遊擊隊長,不久被選調到步兵大隊任排長。1940年7月18日,敵自衛團十餘人帶步槍七八支掩護修線路,與豐涼縣遊擊隊前衛部隊在韓青壩相遇。遊擊隊當機立斷,決定消滅這小股敵人。在遊擊隊攻擊下,敵人倉皇逃竄。張誌山和戰友們……[詳細]
武利平   武利平,1961年,出生於涼城縣。1972年,加入涼城縣烏蘭牧騎,成為一名年齡最小的烏蘭牧騎隊員。從藝後,他學過舞蹈,練過聲樂,後又傾力鑽研二人台藝術。1985年8月,任涼城縣烏蘭牧騎隊長。9月任烏盟二人台實驗劇團副團長。1992年7月,調任內蒙古二人台藝術團副團長,1996年,任團長。1997年,當選為自治區政協委員。為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內蒙古自治區戲劇家協會理事。從事表演藝術工作20多年來,武利平在表演藝術方麵取得卓著成績。2015年12月,當選內蒙古自治區文聯第八屆主席團副主席。……[詳細]
張秀玲   張秀玲 (1959~)女。內蒙古涼城人。1985年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中文係。當過民辦教師、工廠辦公室秘書、記者、《鹿原報》主編。現為包頭市昆區文聯主席,包頭市作家協會副主席。1990年開始發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散文集《山鄉情》、《山鄉戀》、《山鄉魂》、《拾葉集》、《綠葉集》、《小葉集》、《女人如水》、《女人如酒》、《女人如詩》,詩歌集《土豆花》、《蠶豆花》、《豌豆花》,電視專題片《功在千秋》、《魅力建行》,共發表作品380萬字。散文《我愛這片熱土》獲全國征文二等獎,《七種工具的聯想》獲《科學大觀》征文一等獎。……[詳細]
全部涼城縣名人>>>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