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之恩網再造之恩網

握手禮(中國傳統見麵禮儀—拱手禮)

禮儀是每一個人必備的基本素養。

握手禮(中國傳統見麵禮儀—拱手禮)

中國自古就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也以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曆史發展起到了廣泛深遠的影響。

而說到中國的傳統禮儀文化,最著名的應該就是中國的拱手禮了。在古裝劇中,古人見麵常常行拱手禮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而現在我們在過年過節的時候,也常常能看到人們用拱手禮來表達自己的祝福。

拱手禮的曆史

拱手禮又稱為作揖、抱拳禮,是中國人傳統的見麵禮儀。《論語ⷥ𞮥퐣€‹中曾記載“子路拱而立”。這裏的子路對孔子所行的就是拱手禮。拱手禮已經有兩三千年的曆史了,中國的禮儀大多數都源自於西周初年周公開創的“周禮”。周代禮樂文化的主要內容都保存在《周禮》、《儀禮》和《禮記》這三本書中,在《儀禮》中,規定士與士之間的交際禮儀的這一部分叫做相見禮,而揖禮就是相見禮之一。

拱手禮的形式

1.手位

拱手禮的核心動作便是“拱手”,兩手合持為拱。在行禮時,雙手相交握於胸前。一般男子的作揖姿勢是右手握拳,左手包住。因為在古代,左手為敬右手代表著攻擊,要包住以示善意。而女子則相反,但女子不抱拳,隻壓手。如果姿勢做錯了,意思就有很大的差別。右手握拳,左手成掌,這樣的作揖姿勢為“吉拜”,反之為“凶拜”,用於喪事。

2.手型

拱手禮有捧手、抱拳等基本手型。《辭源》釋義:“捧手,猶拱手,表示敬佩。”這就是說捧手的動作應為兩手相拱。基本動作是雙手在胸前疊合,手型如拱,立而不俯。抱拳。

3.身形

行拱手禮時,身姿有直立和向前躬身兩種。行拱手禮時,身形直立,不仰不俯。古之拱手禮還可拱手至額,俯身向前。

拱手禮適用場合

拱手禮常見於華人之間的社交場合或重大節日場合等。適用於平輩之間,如同事、朋友等,不可向父母長輩行拱手禮。按照傳統禮儀,給長輩行禮,如拜年,應該用鞠躬或跪拜禮。同時,長輩可以對晚輩回拱手禮作答。

拱手禮在不同場合,也有著不同的含義。

每逢重大節日或重大場合時行拱手禮,表示祝願。

雙方道別、分別時行拱手禮,表以留戀之情。

當做錯事或說錯話時,行拱手禮,並說“對不起”,表示歉意。

行拱手禮時,往往與寒暄語同時進行,如:“恭喜”,“久仰”,“請多關照”,“過年好”等。

注意事項

拱手禮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問候禮儀,但在行禮時最好避免著裝和行禮的搭配,如穿西式風格的服裝時最好行鞠躬禮。

行拱手禮時,雙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男士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後,女士相反,雙手抱拳於胸前,有節奏的晃動兩三下,並說出自己的問候。不對長輩行拱手禮。

Points

  • 拱手禮是中國傳統的問候禮儀,已有三千多年曆史。
  • 行拱手禮時,男士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後,女士相反。
  • 現在拱手禮大多被握手禮或鞠躬禮所代替,但在過節或重大場合時,仍然使用。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赞(7)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再造之恩網 » 握手禮(中國傳統見麵禮儀—拱手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