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田紀基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簡介
依田紀基師從 安藤武夫六段學棋,1976年成為 日本棋院正式院生。1980年成為初段, 1981年獲 棋聖戰初段戰冠軍。1984年進入第10期 名人戰循環圈,創循環圈最年輕紀錄。1986年獲俊英賽、新人王、新銳錦標賽冠軍。在 日本圍棋最危難的時候,是依田屢次捍衛日本圍棋的尊嚴,內戰抗衡外籍 棋手,外戰力敵中韓軍團。在“平成四小天王”(羽根直樹、 山下敬吾、張栩、 高尾紳路)成長起來之前 日本圍棋就是靠他撐著門麵,因此依田是非常了不起的。當然和昭和 黃金一代相比,依田的“星味”還是要差一些,他的棋風不夠全麵,雖然厚實, 官子也不錯,但是總是缺乏鮮明的特點。目前依田已經奪取了33個頭銜,以他的年齡來看,過40應該不是問題,依田紀基也是繼小林光一之後日本本土最出色的棋手。
個人戰績
拜於安藤六段門下。1980年入段年二段,同年9月三段,1982年四段,1983年五段,1985年六段,1987年七段,1990八段,1993年九段。 1981年獲棋聖戰初段戰冠軍。
1983年獲第8期新人王。
1984年進入第10期名人戰循環圈,創循環圈最年輕紀錄。
1986年獲俊英賽、新人王、新銳錦標賽冠軍。
1988年、1989年蟬聯新人王冠軍。
1995年在第33屆十段戰中首獲十段桂冠。
1996年衛冕十段成功,並在第21屆�聖戰中以3:0擊敗小林覺,成為雙冠王。同年在第1屆三星火災杯中戰勝劉昌赫,獲得第一個世界冠軍。獲得應氏杯亞軍,巧的是,對手也是劉昌赫。
1996年第17次獲棋道獎。
1997年衛冕�聖成功,並獲得第3屆JT杯星座戰冠軍。
1998年獲得�聖三連冠。並在中日超級賽中獲得冠軍。亞洲杯擊敗馬曉春奪冠。同年獲得NHK杯賽3連冠,共獲得5次NHK冠軍。共獲新人王5次,新銳錦標賽、NEC杯賽冠軍各2次,亞洲杯電視快棋賽冠軍3次。 1999年勝李昌鎬獲亞洲杯。
2000-2003年名人頭銜保持者。2003年獲得當年的秀哉賞。
2003―2005年�聖三連冠。2004年連勝曹薰鉉,李昌鎬獲得富士通杯亞軍。
2006年農心杯主將戰擊敗“鐵門”李昌鎬,為日本隊首次獲得團體賽冠軍,終結了後者的農心杯主將14連勝的紀錄。
2007年:富士通杯季軍,本因坊挑戰者。
稱號
1988年第4屆中日圍棋擂台賽上,一個年僅22歲的七段棋手出任日方先鋒,他先是速勝俞斌和陳臨新,隨後逆轉王群,半目拿下劉小光,接著又擊敗江鑄久和馬曉春,連勝6場殺至中方主帥聶衛平麵前。棋壇盛傳的“一道白光”就是在那時閃現的,大多數中國棋迷知道“依田紀基”這個名字差不多就是在這一年。實際上,依田紀基的“成名作”始於1981年,當時已經在棋界小有名氣的曹大元到日 本參加一次圍棋快棋賽,然而,曹大卻敗給了一個當時隻有15歲的少年,這個腦袋比別人明顯大出一圈兒的小家夥正是依田紀基。 隨後,終身名譽棋聖藤澤秀行看中了他,老先生把自己的兒子藤澤一就和依田紀基與小鬆英樹等少年棋手召集在一起,組成新秀研究會,從1981年到1984年,藤澤先生每年都要自費組織他們來到中國交流棋藝,這就是後來盡人皆知的“秀行軍團”,依田紀基由於成績突出也因此成了軍團的骨幹力量。2000年,他以4比0的絕對優勢攻破了趙治勳的名人堡壘,去年又擊退了老將林海峰的挑戰,成功衛冕“名人”稱號。
依田紀基素有“力戰之雄”的美譽,“棋壇大力士”劉小光都對他的作戰風格十分欽佩。棋界普遍認為:他的棋連貫處如行雲流水,無懈可擊;攻擊力如猛虎下山,凶狠矯健,因此人送綽號“依田老虎”!
生活片段
遊泳池遇險
依田身高一米八十,體型也很壯實,但他卻是日本棋手中最沒有運動細胞的人。他曾在棋友的鼓動下上場打過三場棒球,竟一次也沒有擊中過球,對方的投手看依田“可憐”,便故意喂球給 他,即使這樣,依田仍打不著球,所以以後依田便不敢上場,偶爾去了也擔當場外撿球的角色。
1986年的夏天,第二屆中日圍棋擂台賽在廈門舉行,當時日本來的兩位棋手就是依田紀基和淡路修三九段。因為天氣炎熱,淡路向依田建議去賓館的遊泳池遊泳。依田說:“我一點都不會,怎麽能去?”談路自豪地說:“我是大學遊泳比賽的冠軍,有我在,你還怕什麽?”在遊泳池裏,淡路教了依田的基本遊法後便讓他在淺水區裏練習。中途淡路上廁所,依田閉著眼睛在水裏亂劃,因為方向歪了,等依田想站起來時,已經腳不著地,嚇得依田四肢亂撲,已經吃了不少水。
淡路從廁所回來,見依田已在深水區亂撲,趕緊跳水將依田救了上來。淡路後來對日本記者說:“這事我真有點後怕,如果我在廁所再晚出來三五分鍾,依田這條命就沒了。”從此,依田再也不敢到遊泳池去了。
忘了家的門牌號
依田除了下棋,生活上的自理能力極差,他老婆公開對記者調侃說:“依田君如果沒人料理,他非餓死不可。”一個最極端的例子就是依田新婚三月,一次比賽回家,望著幾幢相同的公寓樓,竟怎麽也記不起來自己家的門牌號碼,胡亂轉了好幾圈也找不著。幸好家裏的 電話號碼他還記得,於是 依田隻得打公用電話問老婆,哭笑不得的老婆馬上在電話裏問依田:“我叫什麽名字你記得嗎?”幸好依田還記得。老婆後來對人說:“如果他當時連我的名字也忘記的話,我就不準備告訴他,讓依田睡一晚上街。”
“請問李昌鎬”
依田和李昌鎬共對局12次,依田以8比4勝出。有記者曾問李昌鎬最怵誰。李昌鎬馬上說“依田紀基”。
1998年底的首屆春蘭杯比賽的開幕式在北京舉行,第一輪的抽簽就是依田對李昌鎬,當時北京某電台的一位女記者隻知道李昌鎬是世界棋壇第一人,而不知道依田的名字,所以她采訪依田時問:“你明天將和世界第一人李昌鎬對陣,請問有什麽感想?”依田馬上回答說:“你應該馬上去問李昌鎬,第一輪就和依田對陣,他有什麽感想?”
主要對手
趙治勳
依田和趙誌勳曾經決戰7次:1996年應氏杯 半決賽依田2:1勝;同年的第29期快棋選手權戰趙1:0勝;1998年第22期棋聖戰趙4:2勝;同年的第17期NEC杯依田1:0勝;1999年 第24期名人戰趙4:1勝; 2000年第25期名人戰依田4:0勝;2002年第27期名人戰依田4:1勝。總體來看依田是逐步扭轉劣勢,但是90年代末的趙治勳已經處於下降趨勢,依田贏的多一點也不算什麽。
王立誠
和依田同時代的競爭對手,王立誠屬於典型的大器晚成,40歲以後才冒出來,和依田青年時代所向披靡差的很遠。王立誠無論是對趙治勳還是對小林光一都比依田 成績好,可是兩人的直接對話卻是依田明顯上風。1986年新人王戰決賽依田2:1勝;1996年第34期十段戰依田3:1勝;2002年第21期NEC杯依田1:0勝。兩人的棋風都比較勇猛,但是依田更厚實,有點藤澤秀行的味道,而官子方麵依田也比 王立誠強,依田的厚實風格很容易遏製王立誠喜好 亂戰的棋風。
李昌鎬
跟世界第一人李昌鎬的對決是依田最得意的,直到目前依田對李昌鎬仍然保持優勢。在2006年的農心杯和CSK杯團體賽上依田兩次和李昌鎬相遇,兩次勝出,證明了自己“石佛克星”的名號可不是吹出來的。其實不光是李昌鎬,依田對其他 韓國棋手的勝率也明顯高過一般的日本棋手,這和依田不同於傳統日本圍棋的棋風是有關的吧,同樣凶猛的王立誠在對陣韓國棋手時也比一般日本棋手有自信。
中國棋迷對其態度
依田紀基年初曾說,如果今個在春蘭杯、應氏杯、LG杯三大賽中拿不到冠軍,從此就不代表日本出戰世界大賽,如今這話是對不了現了。在南京,好事者重提此事,依田斬釘截鐵地答道:我說過的話就一定會算數!當初我出此言,並非想嘩眾取寵,隻是想為日本棋界爭氣。你們也不要太小瞧我,回去苦練幾年之後,我認為有能力、有實力問鼎時,我還會殺回來的。人以信立,言從心生,新敗後的依田,能出是言,說明他是條有擔待的漢子。 不過最讓人敬重的是,他去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作為一個中國人,可能認為到中國來的日本人都應該去那兒受受教育,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其實,作為日本人,能對祖輩犯下的罪行進行懺悔,實在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戰後,日本也很窮,但到了六七十年代,不經意的就發了財,遍地黃金。人有錢,氣就粗了,腰杆子就硬了,多少會有點自我意識膨脹,看待別的國家時便不免會有點俯視的心態,美國人也向我們借錢,窮的很,也不過是農民嘛。亞洲各國,在這個時候,自然難以得到其尊重。而此時,依田紀基敢於正視曆史,直麵祖輩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罪行,這需要強烈的道德感,其對內心的拷問是令人痛苦的。
在南京,依田的舉動像條真正的漢子,令人欽佩,值得所有的日本人學習。作為一個中國棋迷,我們真心希望能在國際大賽中再次看到他。
圍棋傳奇
曾經的年少輕狂,到而今的不惑無語,擂台賽成就了依田紀基的 圍棋傳奇,也成就了日本圍棋的不老傳說。無可否認,作為 終結者的依田紀基因為擂台賽一舉成名,當年打破了 聶衛平神話的青年,在時光的長河中變得落寞與失意,但誰也無法否認依田紀基對於圍棋的執著與癡迷。盡管曾經的 青絲已變成花白,但那份桀驁與不服輸卻總能從眉宇間散落;盡管日本圍棋已逐漸走向沒落,但不變的那一身和服卻彰顯著堅持傳統永不言敗的依田紀基特立獨行。失意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放棄曾有過的堅持,當依田以這樣一份男兒的勇毅重回巔峰,誰不曾想見那位讓人膽怯的依田老虎重回人間。看著依田紀基在落後時的堅韌與頑強,最終能夠戰勝眾多強敵而捧杯,這份心態就是依田沉默後獲得的最大財富,而這卻正是其他日本棋手所不具備的,而這正是依田紀基讓人感動的地方,也正是這份堅強,才創造了屬於日本棋手的不死鳥的神話,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這,更是所有中國棋手必須銘記與追求的至高境界。
相關詞條
大竹英雄 | 小林光一 | 石田芳夫 |
王銘琬 | 羽根直樹 | 趙治勳 |
山下敬吾 | 趙善津 | 林海峰 |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