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現在大家對於華為如何度過沒有芯片的難關這方麵的內容都很感興趣,此刻小桃就在互聯網上為大家歸納了一些關於華為沒有芯片了接下來的路該怎麽走相關的信息來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
8月7日,餘承東在演講中表示,9月15日之後,華為的麒麟芯片將會用完。美國第二輪製裁,禁令一出,華為就徹底切斷了芯片的供應,隻剩下500萬左右的芯片庫存,根本不夠用。美國這麽做是為了華為。對此,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TSMC身上,但在美國的壓力下,TSMC還是不得不選擇砍掉華為。沒有芯片,手機業務鏈將麵臨危機,華為未來可能會大規模裁員。
對此,有網友提出,既然美國惡意打壓華為,那麽中國也可以打擊美國蘋果,不允許蘋果利用中國所有資源賺錢。其實這種“針鋒相對”的做法是行不通的。第一,蘋果在中國有近3億用戶,攻擊蘋果會遭到蘋果手機用戶的強烈反對。第二,蘋果在中國沒有犯錯。如果貿然攻擊蘋果,會影響外國投資者在中國的投資進程,不利於中國吸引外資。第三,蘋果在中國有很多代工廠。如果盡力打壓蘋果,蘋果將退出國內市場,代工廠幾十萬人將失業。所以貿然打壓蘋果對我們國家沒有好處。
所以,華為沒有芯片。下一步我們應該做什麽?我們認為華為的困難是暫時的,華為不能輕易認輸。隻有努力,逆水行舟,這才是華為唯一的出路。華為未來有幾條出路:首先,前段時間網上有傳言說華為和三星在合作製造麒麟處理器。這種可能性不大,三星當然不敢違抗美國的指令為華為製造芯片。最近兩個月,華為和榮耀的幾款新機都開始使用聯發科的處理器。聯發科是台灣省的芯片公司,隻能製造低端芯片,但有芯片總比沒有好。華為隻有在關鍵的時候才能找到替代品,這很好。
再者,與聯發科合作隻是權宜之計。畢竟聯發科的芯片生產水平有限。最近從華為大規模招聘高科技人才來看,華為正在下一盤大棋,求人不如求己。以前我們一直相信國際分工理論,但是一旦“國際分工”理論遭到別人的製裁,就要停止吃飯了。目前華為手機是有市場的,這樣才能給中國製造業走向高端的機會,比如芯片。暫時用國產低端芯片,絕對不會進口國外高端芯片及其產品。通過在本國市場自力更生,發展自己的技術成果,從而逐步縮小與美國在芯片製造方麵的差距。
最後,我國科研人員能否拋棄國外的技術結構,另辟蹊徑,引領新的技術進步?華為曾經在5G領域走自己的獨立發展道路,專利技術數量跑在歐美國家前麵。芯片製造也是如此。能否避開普通光刻機,用其他手段獲得高密度集成電路和芯片?總之,我們要想得廣泛,不要害怕失敗。所以華為要想成為芯片領域的後來者,就要避開美國的技術架構,走自主創新的道路。目前華為處於芯片可以自行設計,但沒有能力量產的階段。那麽,華為可以和國內其他芯片公司合作,可以加快技術突破的速度。
華為沒有芯片生產手機,隻能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華為暫時與中聯重科合作,使用中聯重科生產的芯片,幫助華為暫時渡過難關。同時,華為還要招賢納士,聚集國內芯片製造人才,組建華為自己的芯片研發團隊。更重要的是,華為還應該和國內芯片公司深度合作,讓自己盡快量產自己的芯片。我們認為一切都要被逼出來。有了美國這樣的力量,中國人征服芯片生產的進程可能會大大推進。因此,華為的curren
相關問答:華為手機芯片這麽強,為什麽目前還沒有做電腦芯片,打破英特爾的壟斷?
先強調一點,華為芯片設計的強項,在於內核集成,不在於CPU、GPU內核原創設計。這方麵也是整個國內芯片設計業的最大短板。
華為目前確實已經推出鯤鵬處理器,從英特爾嘴裏搶肉吃問題不大,但說要打破英特爾的壟斷,還是有點早。
AMD和英特爾鬥了近四十年,日子還不是過得苦巴巴的。通過市場競爭打造的壟斷地位不是那麽好破的。
你看英特爾的老冤家AMD,CPU設計水平比華為厲害吧,和英特爾鬥了四十來年,根本就沒有打破英特爾的壟斷地位:PC市場,英特爾占據82%的份額,是絕對的老大;在服務器市場,AMD的份額更慘,隻有5%,英特爾占據超過90%的份額。
華為做芯片設計不到20年,推出成熟可用的麒麟920也不到10年時間,和高通PK不過是最近兩三年的事,但要說打破英特爾的壟斷地位,華為可以存下這個理想,然後花時間去慢慢實現,急不得,因為英特爾比高通厲害多了。
英特爾比高通強大的地方在於,X86架構不是開放生態,完全由英特爾壟斷,英特爾不開放X86指令集,獨占X86微架構設計,花錢也不賣,這和鯤鵬/麒麟芯片采用的ARM架構不同。
ARM架構是開放的,你可以花錢獲得指令集授權,也可以買IP內核自己魔改,或者直接購買ARM設計好的公版CPU、GPU內核,自己回去集成(華為目前在做的)。總之有錢就可以從ARM那裏買買買。
但在英特爾那裏,有錢買不到X86架構,因為人家不賣!
高通對英特爾的服務器市場覬覦已久,發起實質衝鋒,最後也以失敗而告終。
而且在桌麵處理器領域,英特爾還有一個排它優勢:和微軟多年的老鐵關係(Wintel聯盟),使得英特爾處理器在兼容性和穩定性上領跑行業(不是指絕對沒有問題)。華為芯片目前缺少這種強強聯盟的優勢,因為國產操作係統現在還很弱雞。
是不是華為就沒有機會了呢?
也不是。
華為鯤鵬處理器的機會主要在國內服務器市場。
在目前的國際貿易環境下,政府、金融機構、能源等關鍵部門,PC、服務器的自主安全可控成為一個重要命題,華為作為國產芯片廠商,無疑更有優勢。
簡單說,華為芯片(鯤鵬處理器)在國內台式機、服務器領域還是有很大機會的,但要說打破英特爾壟斷,還為時過早,不過前景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