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截至7月21日中午,已有逾450萬中國網民聯署,呼籲世衛組織在下一階段的新冠病毒溯源中對美國德特裏克堡實驗室進行調查。這些民眾、媒體自發的行動,實際是問出了國際社會長期無法得到回答的問題。
對於外界與德特裏克堡相關的猜測,美方一些人始終諱莫如深。這種態度不令人意外,畢竟德特裏克堡繼承了侵華日軍731部隊的魔鬼遺產,美國政府也一度試圖掩蓋這段黑曆史。數十年來,德特裏克堡更一次次因為其實驗室違規、汙染物泄漏醜聞登上新聞。
作為第一個通報新冠疫情的國家,中國已兩次邀請世衛專家來華進行溯源研究,並到訪包括武漢病毒研究所在內的各類生物實驗室。而對於前科累累、新冠疫情出現前夕還發生泄漏事故的德特裏克堡,外界有充分理由提出質疑,並呼籲世衛組織前往調查。
魔鬼的交易
2021年6月4日,中國外交部在例行記者會上點名了三份關於侵華日軍731部隊的報告,引發外界極大關注。這三份名為《炭疽菌實驗報告》《鼻疽菌實驗報告》《鼠疫菌實驗報告》的人體實驗報告,封麵赫然印著“馬裏蘭州德特裏克堡基地生物戰實驗室”的清晰字樣。
731部隊進行人體實驗的《炭疽菌實驗報告》封麵圖
一個是臭名昭著的侵華日軍731部隊,一個是有“美國政府最黑暗實驗中心”之稱的德特裏克堡,它們是如何建立聯係的?
德特裏克堡曾是美國從事生物武器研究計劃的中心,1943年,美國陸軍生物戰實驗室(USBWL)開始在此運作。
二戰結束後,731部隊頭號元凶石井四郎逃回日本,為了躲避審判,他甚至舉辦假葬禮詐死,但仍被美軍找到。1946年1月開始,美軍中校阿爾沃ⷦ(Arvo Thompson)開始對包括石井在內的一眾731部隊重要成員進行審問,並在1946年5月撰寫了一份《關於日本細菌武器的報告》(又稱“湯普遜報告”)。報告中,石井四郎詳述了731部隊的規模、細菌武器研究、如何防禦細菌戰等內容。
石井四郎 截圖自約翰ⷩ聧𞣀日本的細菌戰:美國掩蓋戰爭罪行》
1947年10月,美國又派出兩名德特裏克堡的專家埃德溫ⷥ𘌧Edwin Hill)和約瑟夫ⷧ𖭥 多(Joseph Victor)趕赴日本進行調查。希爾在分析完資料後提交的報告中寫道:“出於對人體實驗的顧慮,這些資料是我們自己的實驗室無法獲得的……這些資料總共隻花費了25萬日圓(約為當時的700美元),跟實際研究的花費相比真是太便宜了。”
埃德溫ⷥ𘌧𑥑部分內容 截圖自約翰ⷩ聧𞣀日本的細菌戰:美國掩蓋戰爭罪行》
報告還稱,“希望那些自願提供這些(實驗)信息的人不會為此陷入窘境,我們會盡一切努力防止這些信息落入他人之手。”
美國陸軍部最終選擇與石井等人達成協議,為取得珍貴的細菌戰資料,拒絕了國際檢察局、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蘇聯代表的提訊和引渡石井的要求。
《華盛頓郵報》在1983年的一篇報道中指出,石井等人向美方交出的資料包括8000餘張人體和動物組織切片樣本,這些資料都被存放在德特裏克堡。
《洛杉磯時報》在1988年12月援引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曆史教授謝爾頓ⷥ裏斯(Sheldon Harris)的話說,美國政府認為,日本人進行人體實驗的數據可以提高美國對生物戰的認知。
這些魔鬼的交易,一度是美國政府不願讓外界知道的。其曾在1947年的一份備忘錄中否認外界對“美國掩蓋日本731部隊罪行”的指控,宣稱其為“道聽途說和謠言”“沒有充足證據”“據稱的受害者身份不明”。
《洛杉磯時報》1988年報道截圖
不過,哈裏斯通過聯邦《信息自由法》(1967年頒布)獲得的絕密文件中保留了這些交易的證據,《洛杉磯時報》指出,麵對哈裏斯的調查和詢問,美國陸軍承認了該交易的基本事實。
“事實是,我們做出了不起訴的共同決定……關鍵是要將信息保留在友好的渠道之中,這就是我們這麽做的原因,避免讓蘇聯人掌握這些信息。”時任德特裏克堡陸軍發言人諾曼ⷍⷥNorman M.Covert)說。
長期研究並揭露日美細菌戰的美國記者約翰ⷩ聧John W.Powell)在其1980年發表的《日本的細菌戰:美國掩蓋戰爭罪行》一文中寫道:“顯然,我們在德特裏克堡的生物戰醫生從日本同行那裏學到了很多東西。雖然我們還無法得知這些信息在多大程度上推動了美國的項目,但我們的醫生已證明這是‘無價的’……後來美國研發的生物戰武器至少和日本已開發的武器相似。”
鮑威爾指出,用被汙染的禽類羽毛投放病毒就是石井的想法之一,而這也成為後來美國生物武器庫的基本配置。
1969年,隨著美國生物武器計劃的終止,美國陸軍生物戰實驗室也隨之關閉。取而代之的是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院(USAMRIID),其職責變為“進行具有重要軍事價值的生物製劑醫療防禦方麵的研究。”
招牌換了,但罪惡並沒有停止。
鮑威爾指出,1969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鬆下令銷毀生物毒素供應,但時任中央情報局(CIA)副局長托馬斯ⷥᦋ梅辛斯(Thomas N. Karamessines)在1975年8月的一份備忘錄中披露,在銷毀命令下達6年後,這些生物製劑仍然由德特裏克堡方麵保管。
與此同時,美國對他國的生物戰也未停止。鮑威爾援引《華盛頓郵報》1977年的一則報道,指出中情局參與將豬瘟引入古巴。
論文截圖
美國“政客”(Politico)雜誌2019年9月刊文,毫不諱言地稱德特裏克堡為“美國政府最黑暗實驗的中心”,並指出德特裏克堡在冷戰時期,曾經是中央情報局(CIA)進行秘密化學實驗及精神控製計劃(MK-ULTRA)的基地,甚至還在製造毒藥毒殺外國領導人的計劃中扮演著核心角色。
鮑威爾1919年出生於上海,二戰後接管了父親擔任主筆的英文周報《密勒氏評論報》(Millard’s Review)。因揭露美國在朝鮮戰爭期間使用細菌戰等暴行、抨擊美國政府,該報被西方多國實行禁運。1953年,鮑威爾夫婦返回美國後先是被指控“叛國罪”,其後又被控“煽動叛亂”,直至1961年才被撤銷指控。
在《日本的細菌戰:美國掩蓋戰爭罪行》一文的最後,鮑威爾這樣寫道:“否認和免責聲明掩蓋了日本生物戰暴行近50年,而30多年來,美國也一直在玩同樣的遊戲,掩蓋日本的行為、掩蓋自己的行為。我們還要多久才能了解美國發展和使用生物戰的全部情況?”
41年過去了,這仍是我們想問的問題。
生物戰之外:實驗室違規、泄漏不斷
如今的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院(USAMRIID),儲存有埃博拉病毒、炭疽杆菌、布魯氏菌等數十種致命的“特定生物製劑與毒素”,也擁有美國軍方唯一一個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
位於德特裏克堡的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
但數十年來,美軍這個最重要的“生物防禦技術研究機構”,卻不斷被曝出違規操作、實驗室泄漏事故乃至科研人員卷入炭疽襲擊。
1989年,德特裏克堡曾險些發生埃博拉病毒泄漏和擴散事件。20世紀90年代初,德特裏克堡發生炭疽等致命菌株、毒株丟失事件。馬裏蘭州發行量最大的《巴爾的摩太陽報》2002年指出,當年報告丟失的病毒樣本多達27組,其中一些後來在實驗室被找到。
《巴爾的摩太陽報》2002年報道截圖
2001年,美國發生炭疽攻擊事件,導致5人死亡,另有17人被感染,嫌疑人愛德華茲ⷨ斯(Bruce Edwards Ivins)曾在USAMRIID工作。2008年,艾文斯在被逮捕前服藥自殺。2009年,USAMRIID曾被暫停研究接受調查,原因是其儲存了數據庫中沒有列出的病原體。2010年3月,一位年輕的女生物學家被困在零下30度的冷凍室中超過40分鍾……
“今日美國”2015年報道稱,其獲得的實驗室事故報告顯示,2013年至2014年的20個月裏,USAMRIID報告了至少37起防護服破裂事件,其中一些是防護服存在缺陷導致,另一些則是防護服使用年份過長。例如2013年的一份報告就顯示,有使用9年的防護服“由於反複彎曲/折疊導致材料失效而開裂”。
“今日美國”報道截圖
德特裏克堡再次走入大眾視野是2019年夏天。當年7月,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院突然停止了其研究工作。
據《紐約時報》2019年8月援引該機構的一份聲明稱,由於“沒有完善的係統”淨化來自其最高級別實驗室的廢水,美國疾病控製與預防中心(CDC)要求USAMRIID停止研究,其在“聯邦特定生物製劑計劃(Federal Select Agent Program)”中的注冊同時被暫停。
報道指出,USAMRIID暫停的實驗室研究中,涉及某些已被政府認定為“對公眾、動植物健康或動植物產品構成嚴重威脅”的細菌。
據《弗雷德裏克新聞郵報》報道,美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CDC)在2019年6月對USAMRIID進行了檢查,7月12日發出關注函,7月15日發出停止函。隨後,USAMRIID停止了“聯邦特定生物製劑計劃”下與“特定病原與毒物”(select agents and toxins)相關的研究 。
USAMRIID發言人範德ⷦ登(Caree Vander Linden)表示,該機構的問題可以追溯到2018年5月,當時,暴雨淹沒了其用來處理實驗室廢水的蒸汽滅菌設備,致使研究中斷了數月,直至新的去汙係統被開發出來。不過,在2019年6月的一次檢查中,CDC檢查人員發現新設備沒有遵循一些實驗室程序,且存在機械故障及泄漏問題。
確實,USAMRIID的問題遠不止廢水淨化係統。
2019年11月,USAMRIID被允許有限恢複研究。《弗雷德裏克新聞郵報》當時獲得的CDC調查報告顯示,德堡生物實驗室有六處違背了聯邦政府關於處理特定製劑和毒素的條例。
在一起被列為“嚴重”級別的違規中,CDC指出,USAMRIID“未能確保生物安全和遏製程序的執行與特定試劑和毒素相關的風險相稱”,有工作人員在清除生物危害廢棄物時,故意撐開了高壓滅菌器室的門,“這種違規行為增加了實驗室內被汙染的空氣逸出、並被吸入高壓滅菌室的風險,與此同時,高壓滅菌室中的員工並未佩戴呼吸防護裝置。”
CDC報告截圖
在對USAMRIID進行最後一次檢查後,CDC於2020年3月27日發出信函,恢複了USAMRIID在“特定生物製劑計劃”中的注冊,該機構的研究也得以全麵恢複。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陸軍網站2020年4月1日發布題為“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繼續研究冠狀病毒”的報道,指出雖然USAMRIID的一些項目由於“潛在的安全問題”而暫時中止,但由於新冠病毒並沒有被列入“特定病原與毒物”,因此,USAMRIID的新冠病毒研究工作“從未受到影響”。
作為緊鄰華盛頓特區的美國軍方高級別生物實驗室,在管理方麵竟如此漏洞百出,那麽美國遍布全球各地的生物實驗室又會是什麽情況?是否同樣存在泄漏隱患?外界有充分理由提出質疑,並呼籲世衛組織對包括德特裏克堡在內的美國實驗室進行調查。
美國怎麽就查不得?
根據美國政府公布的首批新冠確診患者信息,他們均有中國大陸旅行史或是其密切接觸者,而美國對新冠病毒的檢測始於2020年1月中旬,當時聯邦政府也隻是建議對有中國旅行史或其接觸者進行檢測。直至2月26日,美國才通報首例社區傳播(無旅行史)病例。
這意味著,美國政府一開始就把目標鎖定在從中國赴美的人員身上。不過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早在美國各州通報首例確診病例之前,新冠病毒就已經出現在美國。
2020年12月,美國疾病控製與預防中心(CDC)在美國感染病協會(IDSA)官方出版物《臨床感染疾病》雜誌(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發布研究報告,研究人員通過對美國紅十字會血樣追溯發現,在2019年12月13日至16日期間,美國加利福尼亞、俄勒岡和華盛頓三州至少39人的血液中已經出現新冠病毒抗體。
時隔7個月,同樣隸屬於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的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也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在美國多地采集的血液樣本中檢測到新冠病毒抗體,顯示早在2019年12月,新冠病毒就已經在美國本土傳播。
新冠病毒到底什麽時候在美國出現?美國新冠疫情在社區的傳播是否早已開始?
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前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指出,美國必須是溯源工作重點中的重點。曾光今年2月接受觀察者網采訪時表示,美國牽涉到的問題很多,不僅限於新冠病毒的溯源。
曾光指出,不論美國這次在新冠病毒問題上到底有沒有搞什麽特殊名堂,都應該有勇氣做到公開和透明。美國應該承擔向世界證明自己的責任,而不是身陷霸權思維,在病毒溯源上一邊遮掩自己、一邊甩鍋別人。
在新冠溯源問題上,中國一貫本著開放、透明的態度同世衛組織開展合作,已兩次邀請世衛專家來華進行溯源研究,專家也到訪了包括武漢病毒研究所在內的各類生物實驗室。反觀美國,對於與德特裏克堡相關的猜測,美國政府的態度自始至終都是回避。
正如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發出的“靈魂拷問”:“在溯源問題上,中國去得,美國為什麽去不得?”